禾方設計

  • 關於
  • 委託
  • 聯絡
全部
策展
住宅
商業
這樣設計
  • 30年的老屋新生_張宅|台中龍井 住宅
  • 艾昇小館 EISEN bistro|新竹東區 商業
  • 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 商業
  • 公寓中古屋_H宅|台中北區 住宅
  • 好,丘 Good Cho's_天母店|台北天母 商業
  • 享物 SIANG WU bakery & cafe|嘉義東區 商業
  • 群行爬登|2018台中花博 策展
  • 享實做樂 GOODWORK|台中龍井 商業
  • 透天厝老屋改造_S宅|嘉義東區 住宅
  • 白日夢冒險|2018台中花博 策展
  • 透天厝老屋改建_黃宅|台中西屯 住宅
  • 壹壹伍舍 DORM115|台中龍井 商業
  • 樹的告白 石的應答_2020台灣燈會|台中后里燈區 策展
  • 我們一起|2018台中花博 策展
Index
  • 如何設計客廳(或起居室):需求
    這樣設計
    如何設計客廳(或起居室):需求
  • 30年的老屋新生_張宅|台中龍井
    住宅
    30年的老屋新生_張宅|台中龍井
  • 艾昇小館 EISEN bistro|新竹東區
    商業
    艾昇小館 EISEN bistro|新竹東區
  • 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    商業
    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  • 公寓中古屋_H宅|台中北區
    住宅
    公寓中古屋_H宅|台中北區
  • 好,丘 Good Cho's_天母店|台北天母
    商業
    好,丘 Good Cho's_天母店|台北天母
  • 享物 SIANG WU bakery & cafe|嘉義東區
    商業
    享物 SIANG WU bakery & cafe|嘉義東區
  • 群行爬登|2018台中花博
    策展
    群行爬登|2018台中花博
  • 如何設計客廳(或起居室):格局
    這樣設計
    如何設計客廳(或起居室):格局
  • 享實做樂 GOODWORK|台中龍井
    商業
    享實做樂  GOODWORK|台中龍井
  • 透天厝老屋改造_S宅|嘉義東區
    住宅
    透天厝老屋改造_S宅|嘉義東區
  • 白日夢冒險|2018台中花博
    策展
    白日夢冒險|2018台中花博
  • 透天厝老屋改建_黃宅|台中西屯
    住宅
    透天厝老屋改建_黃宅|台中西屯
  • 壹壹伍舍 DORM115|台中龍井
    商業
    壹壹伍舍 DORM115|台中龍井
  • 樹的告白 石的應答_2020台灣燈會|台中后里燈區
    策展
    樹的告白 石的應答_2020台灣燈會|台中后里燈區
  • 我們一起|2018台中花博
    策展
    我們一起|2018台中花博
  • Architecture +
  • Interior +
  • Living +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1   /   1
商業 台北信義|信義公民會館

好,丘 Good Cho's_信義店|台北信義

讓空間 講一個好品牌、講好一個品牌

我們一向認為品牌不是口號,品牌就是行動、品牌就是風格。而好的店舖空間設計,目的是「講好一個品牌」' 「講一個好品牌」。

委託我們的品牌長期投入音樂生活事業,用音樂打造生活,做喜歡的事、讓喜歡的事有價值。「回到事物的本質」是我們閱讀到的品牌核心。

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 位於「信義公民會館」C 館。

我們認為店舖空間設計的本質,是讓人們在裡面享受品牌帶給他們的價值。於是我們思考,如何讓 好,丘  Good Cho's 的第一間店,讓人們在裡面的可以感受這個品牌「回到事物的本質」的行動。

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

 



眷村的庶民生活感

帶給人們庶民的生活感,是我們為 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 設定的第一個品牌行動。

早年四四南村一景,照片由東往西拍。來源:臺北市立文獻館信義區文史地圖
庶民的生活感,靈感來自「信義公民會館」的四四南村背景:

昭和15年(1940)因應日本軍事需要,日本政府在今四四南村位置北側,即今信義路、忠孝東路、基隆路、松勇路所包圍範圍內興建了陸軍倉庫。民國37年11月底,原於青島之兵工署第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渡海來臺,更名為「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」 ,主要是製造砲彈和信號彈等,工廠則是利用日本時代的陸軍倉庫空間改裝而成。

四四南村、四四附小與四四附幼之空間分布圖
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《四四南村保存區公共空間環境改造計畫:總結報告》,2000 年,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四四南村眷舍鳥瞰舊照
資料來源:國防部

為安置兵工廠員工眷屬,在四四兵工廠南側興建了四四南村眷舍(四四南村眷舍分為三個區塊,由西向東分別命名為甲字號、乙字號、丙字號),以及附近的四四東村與四四西村。

四四南村是全臺第一個眷村。

民國87年由於信義國小校地規模擴大,四四南村居民才全部遷出。原址經北市府協商決定拆除,僅保留部份四四南村房舍加以整改建,而成為今日所見的「信義公民會館」。

圖文資料來源:臺北市立文獻館信義區文史地圖

從在地找到設計養份,轉化成設計元素。

Integrating Local Information to Design Concept.

「四四南村子弟多在四四兵工廠附屬小學(今信義國小)就讀……平時大人小孩到處串門子,年節時互相幫忙製作應景食物,……來自外省的各式飲食充滿眷村,也讓臺灣麵食文化更豐富」

四四南村乙字號眷戶房屋剖面格局 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《四四南村保存區公共空間環境改造計畫: 總結報告》,2000 年,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頁 41。 
拆除前的四四南村 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 


「眷村的巷弄大多細小狹窄,這些狹窄的巷弄通常是住戶的後巷,也就是家戶後門相通的巷子……其雖然狹窄卻是聯繫隔壁鄰居感情的管道。而較寬的巷子,通常也是眷舍正門出入口面對的道路,此類較寬的巷子本身除了是人車往來的通道,一向也是居民們交誼活動的地方。」

四四南村的狹窄巷弄 資料來源:臺北市立信義國民小學提供 
南村中較寬的巷子 資料來源:臺北市信義區公所提供 
 
圖文資料來源: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歷史沿革

於是,我們想要在 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 裡呈現文中「過道」、「串門子」、「製作食物」這樣的親切場景。昔日眷村家戶之間,隔著門窗就能打招呼借醬油的距離感,是我們希望餐廳廚房帶給顧客的感受。

廚房正在整備的樣貌,可以從窗戶牆看到零售區的顧客。

 

於是我們收集了大量的老木窗,拼接成廚房的隔牆。顧客在選購商品時,就能隔著木窗牆看著內場人員煮貝果、製作餐食。窗戶上,也能貼著親切的說明資料,讓窗戶真的變成廚房與顧客溝通的靜態視窗。

零售區上架中,可以從木窗牆看到廚房忙碌。

 


店舖空間設計,選用建材突顯品牌核心

店舖空間設計的風格,應該符合品牌的核心價值,以利品牌長期操作。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 並不是設定文青風格或工業風格,而是為了呼應眷村的庶民生活背景、同時節省預算。

我們選定「萬用角鋼」、「夾板」、「回收棧板木材」、「塑膠瓦楞板」這些便宜且常民可以自行加工的建材,作為店裡的主要材料。這基於很簡單的邏輯:當年困苦的眷村生活一定也是充斥著庶民建材,基於困苦的邏輯採用建材和粗糙工法。

這種基於困苦而產生的樸拙,可以很高程度帶出來眷村的庶民生活感。

零售區貨架上架中

 


也很剛好,在設計啟動之前,我們經過大量的商業推估、財務計算、週遭市場調查,強烈建議委託方必需嚴格控制預算。我們為確保第一間店面營運可以獲得商業上的成功,建議空間的開辦費用必需控制在很低的預算內。

而低預算,也促成了「基於困苦而產生的樸拙」,造就了 好,丘  Good Cho's 信義店 的風格基礎。




店舖空間運用與坪效最佳化

在開始店舖空間設計之前,我們很仔細地進行市場調查:了解周邊餐飲業的價格帶、可能的消費族群、評估可能的消費情境。

那時信義公民會館來客不多缺乏知名度,頂多是101跨年會有看煙火的人。但旁邊的吳興街卻有活力旺盛的消費力,不論是那一帶的居民、或是附近的商業大樓上班族,都會在吳興街消費,平日的午餐時段消費力旺盛。

我們從調查中發現,以委托方預定推展的兩種業務(貝果餐飲、選物零售)來說,或許餐飲會是未來顧客來此的主要消費動機。

於是,我們將「營業項目」、「面積」、「動線關係」、「營業時間」進行大量的排列組合,並結合店舖空間設計、動線規劃,將營運與設計整合檢討。

每一種組合分別計算其成本與營收。成本包含了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,餐飲、人事、零售拆帳模式都考慮在內;而營收則是考慮不同消費模式與頻率:內用與外帶人次、零售的提袋率、平日假日翻桌率等。

提升零售營業額的策略:增加停留時間


店舖空間設計是影響營收的關鍵要素,尤其在疫情後時代。

透過上述的分析,我們找到最佳坪效的店面營運模式。包含各個時段的營運方式、佔用面積、與預估營收。最完整的空間用作餐廳的內用區域,安排在店舖最深處,讓想要內用的顧客必須穿越過零售區用餐,增加平均停留時間。



等候外帶餐點、候位的消費者,等候時可以在零售區逛,排隊動線也被刻意設計在中間。所有的設計會提升零售業務的營業額。

(一張照片,貝果櫃台前排隊擠在零售區)

事後證明,這個店舖空間設計策略是成功的。

零售區幾個相對較畸零的空間,也留下招商、策展的空間。這讓顧客每次來都有新鮮的體驗。但是這個營運策略要看營運團隊的能量,不見得適合所有的店家。

由於委託方本身有音樂展演、藝術經紀、策展的能量,因此為餐廳設計提供可變換的佈局,在用餐時間以外提供小型售票表演的複合式使用。

(一張照片,用餐區)

架高的活動式檯面,平常可以是親子友善的用餐區域,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音樂表演者的舞台。


是推車、是展售架、也是儲物空間

零售區的展售架設計分為兩部份:靠牆的垂直式展售架、在通道中間的平面式展售架。

店舖籌備階段,委託方在公民會館的廣場舉辦「簡單生活市集」。我們發想,若將平面式展售架設計成推車的型態,平常有利於佈局快速調整,也可以成為支援市集的官方攤車。

(一張照片,木推車)

利用萬能角鋼與舊實木製作的推車,附兩個實木輪,需要移動時穿入兩個木棍,連女生都能輕鬆推動。推車下方以開架式層板和抽屜,創造收納空間的同時也創造強烈的風格。


框架:隨著營運成長而調整的店舖空間設計

店舖空間設計的另一個目的,是為了讓營運可以隨時調整。

由於市場改變、營運模式改變、人力配置改變,店舖空間時常需要調整,直到營運模式成熟,店舖空間才會逐漸定型。

除非是已經成熟的品牌、可以很明確知道他們需要的動線、空間量、業務型態,甚至有能力自行評估選點與涉算營業額,否則我們都建議店舖空間應該盡量「多功能」、「易改造」、「改造低成本」,以保留日後營運的彈性。

(一張照片,任意)


 --
房子:一層樓,歷史建築
委託:中子文化。
設計:謝昆霖、蕭群艦
施工:禾方設計施工團隊
關鍵字
店舖空間設計
文青風
工業風
老屋設計
老屋改造
四四南村
信義公民會館
Good Cho's
信義店
分享